甘肅農民網訊 最美人間四月天,梨花盛放書香濃。連日來,臨洮縣以“書香潤童心·護苗伴成長”為主題,將書香閱讀與文化傳承、版權保護與自然之美相融合,廣泛開展一系列全民閱讀活動,通過多維創(chuàng)新活動,幫助青少年扣好“文化安全第一??圩印?,推動書香社會建設與文化治理深度融合,為青少年厚植文化根基。
古籍進校園:觸摸歷史,傳承文明火種
在臨洮縣萬紀小學的課堂上,甘肅省古籍保護中心專家?guī)砹艘粓觥盎钇饋怼钡膫鹘y(tǒng)文化體驗課。學生們通過古籍修復知識講座,了解古籍的版本類型與裝幀形式;在實操環(huán)節(jié),古籍修復師手持泛黃殘頁,以鑷子、毛筆細致修補破損書頁,動作精準如繡花。圍觀的孩子們屏息凝神,目睹古籍“重獲新生”。此刻,守護傳統(tǒng)文化的種子悄然生根。
古籍修復知識講座現場。
“每一頁修復都是與歷史的對話。”四年級學生方航明在體驗雕版印刷、瓦當拓印后感慨道。臨洮縣依托豐富的明清古籍資源,先后編纂出版了《臨洮古籍》《松庵詩集》等古籍圖書,并將古籍保護課程推廣至9所中小學,培養(yǎng)了“小小古籍守護員”32名,開展“古籍進校園”活動惠及學生1.2萬人??h圖書館副館長董春風認為,沉浸式體驗讓傳統(tǒng)文化不再局限于課本文字,而是轉化為可感知、可體驗的文化形態(tài)。
護苗行動:正版護航,綠書簽點亮童心
在縣圖書館智慧書屋內,金澤小學學生自編自演的情景劇《真假書寶大作戰(zhàn)》引發(fā)陣陣歡笑。劇中,“正版書小正”與“盜版書小歪”的趣味交鋒,生動揭示盜版書籍紙張粗糙、內容錯漏的危害。隨后,孩子們化身“小偵探”,通過對比紙張、油墨和ISBN碼,成功辨識盜版書,收獲綠書簽獎勵。
“你拍一,我拍一,支持正版要牢記!”朗朗上口的《版權保護拍手歌》將活動推向高潮。近年來,臨洮縣聯動多部門開展“清源”“護苗”行動267場次,清理盜版讀物1400余冊,推動校園正版圖書覆蓋率達100%。通過“紅領巾監(jiān)督崗”和“家庭—學?!鐓^(qū)”三級保護網絡,構建起全民版權保護屏障。
獲得綠書簽獎勵的小朋友與老師合影留念。
書香滿園:閱讀實踐與自然之美
在實驗三小校園內,“我的閱讀印記”手抄報展覽吸引眾多目光。五年級學生王雨欣的《西游記人物圖譜》以創(chuàng)意摘得“最佳設計獎”;操場上,“好書淘淘樂”書攤熱鬧開市,孩子們交換閑置書籍,共享閱讀樂趣;舞臺上,《愚公移山》《森林運動會》等成語故事和童話故事被孩子們演繹得妙趣橫生。臨洮縣新華書店向實驗三小捐贈價值1萬元的480余冊圖書,豐富了校園閱讀資源。
小學生演繹的成語故事《愚公移山》劇照。
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志愿者布置版權展板普及版權保護知識,通過案例圖解和互動問答,向學生普及版權保護重要性;新華書店同步開設“正版圖書漂流展”,提供1000冊優(yōu)質圖書供學生借閱,倡導“讀正版、護原創(chuàng)”的理念……
志愿者正在向同學們普及版權保護知識。
在梨花如雪的東川龍門鎮(zhèn),縣婦聯發(fā)起的“星星點燈·悅讀啟智”親子閱讀活動為春日增添書香。巾幗志愿者與孩子們在花海中共讀,將自然之美與知識探索結合,使親子閱讀成為維系家庭文化的重要紐帶。
“星星點燈·悅讀啟智”親子閱讀現場。
最是書香能致遠。近年來,臨洮縣以“書香臨洮”建設為抓手,全縣中小學“班級讀書角”全覆蓋,通過鼓勵新華書店、愛心企業(yè)向學校捐贈圖書等方式,全縣學校新增圖書8.4萬冊,學生年均閱讀量從5本躍升至12本??h文明辦發(fā)起“書香家庭”評選活動,帶動2.3萬戶家庭參與親子閱讀,全民閱讀指數躍居全市前列。
從古籍修復到綠書簽行動,從梨花園共讀到校園書市,從課本劇展演到手抄報創(chuàng)作,臨洮縣通過多維創(chuàng)新,讓閱讀從“個人行為”升華為“社會行動”。在這片文化厚土上,每一本書的傳遞、每一次版權的守護、每一顆童心的浸潤,都在為這片文化厚土注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,書寫“護苗共筑未來”的生動篇章。
2025年,臨洮縣將以“書香社區(qū)”“翰墨農家”為著力點,努力探索“鄉(xiāng)村流動圖書館+新時代文明實踐站”聯動模式,讓全民閱讀成為文化振興的文明引擎。(郭立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