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理的預防性投藥

雞對高發(fā)病以預防為主,并減少投藥次數(shù)和投藥量。此外,要嚴格控制預防性抗菌藥物的使用,盡量減少用藥時間。

對癥下藥

搞清病因,及時確診,辨因施治,同時根據(jù)病情的變化及時調(diào)整或更換治療措施。在肉雞出欄前5天可用雙季銨鹽類消毒劑營造一個無疫病傳染源、無污染威脅的環(huán)境。

保證用藥療程

用藥療程應根據(jù)雞病的類別以及病情的具體情況而定,療程一定要足夠。對于某些急性傳染病、寄生蟲病,一般3~5天為一個療程,在癥狀消失后再鞏固用藥1~2天,以徹底治愈。

合理聯(lián)合用藥

某些細菌可能對某些藥物產(chǎn)生耐藥性,有時使用一種藥物已不能控制混合感染類疾病,此時可合理采取多種藥物聯(lián)合使用或輪換用藥的方法治療。

使用中草藥

許多中草藥可替代抗生素抑菌消炎,如將黃芪、柴胡、苦楝子、松針粉、南瓜子、小薊、馬齒莧、白頭翁、蘆薈等中草藥作為雞飼料添加劑喂養(yǎng),不僅有治病的作用,還有促進增重、增蛋效果。

適時使用新藥

患病雞一旦產(chǎn)生耐藥性或久治不愈、反復發(fā)生,應考慮放棄原先的治療方案,選用從未使用過的新藥物或臨床使用相對較少的藥物進行治療,從而達到藥到病除的目的。 (綜合)

責任編輯:王麗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