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會麗

打我記事起,家中買菜做飯的煙火事兒,便如同被母親溫柔圈定的專屬“領地”,始終是她獨享的“福利”。

母親總是不遺余力地為父親開脫,那帶著心疼與理解的言語,至今仍縈繞耳畔:“你爸天天上班、出差,又累又辛苦,哪有閑工夫做這些?!庇谑牵具B油瓶倒了都不知該扶哪頭的父親,心安理得地當了大半輩子的甩手掌柜。

直到父親正式辦理好退休手續(xù)那一年,一直硬撐著的母親實在扛不住了,才跟家人說,膝蓋疼得厲害,走路都費勁。按照醫(yī)囑,母親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,天天去菜市場買菜,當那個風風火火的“買菜老太”了。她只能好好保養(yǎng)身體,按時吃藥,慢慢治療。

買菜的接力棒,不得已傳到了父親手中。

父親最初買菜的日子,操心慣了的母親,人在家中坐,心牽父親身。擔心父親不懂菜蔬的嫩老,不會討價還價。父親只好用電三輪載著母親,穿梭在早市、商超之間。母親站在菜攤前挑挑揀揀、討價還價時,父親站在不遠處臨陣觀摩,買完菜,再載著母親回家。

全家人傳頌至今的經典買菜故事,是兩人搭伴買粉條。為了保證買來的粉條耐煮、筋道、不磣,兩人先買回一斤左右的粉條,回家煮煮、嘗嘗,感覺口感不錯,再折返回去,買回一大袋子筋道好吃的粉條。“想吃安心菜,不要怕費事,多跑幾趟多比幾家就行了。”母親時時不忘傳授自己的看家本事。

隨著母親腿疼加劇,父親實在不忍心再讓母親跟著操心、顛簸,便踏上了獨自買菜的旅程。

“家門口新開的超市搞活動,洋蔥三毛八一斤。”一輩子把省錢當成信仰,把花錢當成原罪的老父親,抑制不住內心的驚喜,聲音都有點發(fā)緊發(fā)顫?!暗褪窍拗泼咳嗣刻熘荒苜I一次,每次只能買3斤。”舍不得再讓母親掛帥出征的父親,居然想出一招——每天都去,連續(xù)排隊買了三天,直至活動結束。

“快看,這就是我連續(xù)作戰(zhàn)買回來的‘戰(zhàn)利品’?!笔謾C屏幕上,父親興奮地指著廚房灶臺旁的一小筐洋蔥“顯擺”。父親身旁的母親,豎起大拇指還顯不過癮,嘴里還不住聲地夸贊“這個‘買菜老頭’,越來越稱職了。”欣賞之情,溢于言表。

母親的盛贊,全家的認可,極大激勵了“買菜老頭”的積極性。如今,“買菜老頭”絲毫不損色當年穿梭菜場的“買菜老太”,不僅能買來早市上最新鮮的菜肴,還能拿出不怕跑斷腿的死磕精神,連跑數家,貨比三家后,買來性價比高的經濟實惠的蔬菜。回家之后,還幫著母親擇菜、洗菜,刷碗、洗鍋,整理廚房,甚至還能幫著母親整理房間,完成諸多相關的家務。

被生活悄然雕琢成“買菜老頭”的父親,提及如今的“成就”,那歷經歲月風霜的臉上,漾滿了喜悅。他動情地說:“為孩子、為家庭的付出,雖說辛苦,但很幸福?!备赣H的話,如同一把鑰匙,打開了我們內心深處那扇關于親情的門。原來,每一份為家人所做的努力,每一次在生活中的默默堅守,都飽含著深深的愛意,那是我們生命中最溫暖的港灣,最堅實的依靠。

責任編輯:王麗麗